面粉消费或再提升小麦仍呈涨势
2013-10-11
9月份,国内小麦市场延续8月底的上涨行情,继续稳步走高;原料成本提升,面粉价格随之上涨,但因麸皮行情持续低迷,面粉加工企业经营困境并未出现明显好转。预计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涨幅适中,对市场影响有限。
消费进入实质性阶段
9月份,国内主产区小麦一改前期平稳行情,收购价格出现上涨,由于各地小麦供需状况不同,涨幅也各不相同。据市场信息,截至月底,河南省安阳、濮阳面粉厂净粮收购价(下同)多在1.31元/斤左右,容重770~780克/升;郑州、开封1.28~1.30元/斤,容重750~770克/升;漯河、周口1.26~1.28元/斤,容重750~770克/升,10%以内不完善率;南阳、驻马店1.24~1.26元/斤,容重740~760克/升,10%以内不完善率。
均比8月底上涨0.02~0.04元/斤。
从发动涨价的主体来看,主要以面粉加工企业为主,这说明市场对小麦的消费需求进入实质性阶段。首先,进入9月份后,小麦后熟期已过,面粉企业已经可以完全使用新小麦加工面粉;其次,学校开学、气温下降等因素也使得面粉消费加大,企业开机率提升;第三,市场供给明显不足,国家投放的政策性小麦,真正能够满足加工使用的数量十分稀少,而农民惜售心理依旧严重。
收购总量难超上年
国家粮食局统计,截至9月20日,河南、江苏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5283.3万吨,比上年同期减少324.4万吨。收储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价格高企,农民惜售心理严重。
考虑到今年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不佳,在较低的托市收购数量情况下,超过5200万吨的收储量已经相当可观。从不同渠道汇总的信息来看,今年民营企业收购比例显著提升,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后期涨幅。
政策粮交易逐步活跃
9月份,中央政策性小麦投放量有所减少,但成交量明显提升。最令市场瞩目的政策粮投放依旧是河南市场的2012年托市小麦。由于中秋假期,本月仅投放河南2012年托市小麦30万吨,成交率近100%,最高成交价达2590元/吨。成交量大幅提升,一是消费进一步增强,企业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小麦应对加工需求;二是从政策投放小麦中采购,能够降低加工成本;三是即将公布2014年小麦托市价,依照往年经验,托市价发布后不久就要提高政策性小麦交易底价,及早采购主要是防范后期价格波动风险。
我国小麦到港量增加
海关总署数据,8月份我国进口小麦41.8万吨,环比、同比分别增加10.9万吨和16.6万吨;1~8月份累计进口212.4万吨,低于去年同期2.1万吨。受累于临池玉米行情大幅下跌,美麦期价也随之下跌,在底部宽幅震荡近10个工作日后,美麦出现反弹走势。
综合分析,国庆节后小麦、面粉消费量将进一步提升。预计10月份国内小麦行情仍呈涨势,面粉企业采购价或比9月底再涨0.02~0.03元/斤,面粉价格也将随同上浮;进入11月,若市场供应有所改善,行情或高位持稳;12月加工企业备货将继续推高小麦市场价格。